中国邮箱网讯 5月25日消息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区块链”成为了一个热词。委员们认为区块链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和潮流,区块链技术应用已从数字资产向票据管理、产品溯源、存证取证、版权保护、数据共享、智能制造、服务民生等多领域延伸拓展。未来三到五年,将会是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发展的黄金阶段。为了抓住区块链以及数字经济的黄金期,委员们对区块链进一步落地应用提出了专门建议。
区块链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区块链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实体经济需要,比如征信、降低成本、跨产业合作等,作为一项技术,区块链能够蓬勃发展,也是因为其能够不断解决实体经济的需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张云勇说,如果算力是生产力,大数据是生产资料,区块链是盘活这些生产资料、处理生产力的非常重要的生产关系。重构驱动经济网络的机会是巨大的,区块链也正在影响互联网,从传递信息、传递媒体到将来传递信任、传递价值。他认为,正确认识和使用区块链,将区块链和云、大、物、移、智等IT技术深度融合,真正地释放创新活力,才能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区块链与其他技术的深度融合,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其能力与能量也大大提升。对于区块链的应用特点,张云勇认为,一是范围广,广泛用于金融和实体经济领域,主要是通过数学原理而非第三方中介来创造信任,降低系统的性能成本。第二是提效率,在跨境支付、全球贸易、物流、供应链、金融、征信等领域,区块链能够快速融合实物流、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简化验证、对账、审批、清算等交易流程。第三是跨主体,解决价值链特别长、沟通环节复杂、且彼此间存在博弈行为的场景。第四是降成本,有利于数据确权,促进信息共享和流通从而降低成本。
应将区块链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
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将区块链产业纳入新一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区块链技术作为推动我国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泉州市科协主席骆沙鸣认为,我国应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他提出了七条建议:
一是尽快启动区块链产业“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顶层设计,加快规划建设若干国家级区块链产业园区,尽快形成产业园区集群和优势。二是加强区块链标准体系、应用体系的研究,推进区块链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区块链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三是积极营造新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生态环境。应加强干部和公务员对区块链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同时提供学习条件,使民营企业主动拥抱区块链,从而使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四是抓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资源、集约服务,应用区块链技术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应用示范。五是加强对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动态跟踪研究,应用区块链技术加强各级政府债务全口径管理和风险预警防控。六是广泛应用社会服务当中,如招标公示、民事公证、仲裁判决、检测存证、产权登记、工商注册、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限制老赖的高消费,推动财产保全等。七是探索构建“区块链+社区服务新模式,在社区物业、医疗服务、健康养老、终身教育等方面资源共享。应用区块链技术为社区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提供支持,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民政部门可应用区块链技术于公益慈善项目监督,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和慈善公信力。
区块链助推社会治理大有可为
将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社会治理,区块链大有可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认为区块链可以在以下四方面助力社会治理。
一是区块链可以实现社会治理数字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与人的联系拓展到人与物、物与物的万物互联,数据已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要素。比如,区块链可以帮助监管部门轻松获取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大大降低监督执法成本。二是区块链可以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社会治理是一项宽领域、广主体、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治理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协同有序高效。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能够打造透明可信任、高效低成本的应用场景,构建实时互联、数据共享、联动协同的智能化机制,从而优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应急保障的流程,提升治理效能。三是区块链可以助推社会治理精细化。社会治理须透过海量数据(603138,股吧)发现真问题。区块链能有效集成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基础信息,并通过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交互分析,将看似无关联的事件有序关联起来,从而提升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精准预警、精准处置的能力。四是区块链还将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区块链开放透明的特性将使社会治理方式、治理效果更加公开公正。在司法、执法等领域,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工作具有深度融合的广阔空间。
打造以区块链等技术为基础的世界领先数字经济体
区块链之所以前景广阔,一项重要前提是每走每一步都离不开与其他核心技术的融合。以5G、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如何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茜认为应该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新”和“旧”的关系。“新建”和传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关系,既是存量和增量的关系,更是融合和共享的关系。例如在已经建成的能源骨干网络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分布式和智能化的能源系统升级;二是“建”和“用”的关系。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强调应用导向,按照“新基建—新应用—新业态”的逻辑,以赋能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交通、能源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领域为目标,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创新、应用创新,有效培育新业态、激发新动能。三是“硬”和“软”的关系。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涉及数据采集器、网络通信、服务器、物联网感知终端等硬件设备应用,更涉及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则等软环境、软能力建设。四是开放与自主的关系。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一项关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投资活动,也是一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行动。应当紧紧抓住本轮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以提升自主可控能力为目标,扩大5G等优势领域的领先地位,紧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步伐,补齐芯片、存储、软件等传统领域的关键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