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辰灵:社交网络 免费的代价是隐私

 邮箱网  0条评论  7064次浏览  2013年03月17日 星期日 14:00

分享到: 更多
文/丁辰灵

移动互联网的图片第一分享应用Instagram从明年开始对上面用户的图片拥有处理权,可以无偿转让给第三方进行广告使用,这掀起了巨大的风波;虽然Instagram发言人后来澄清,表示这是一种误解;但依旧引起了广泛的质疑。

实际上,当用户决定使用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各类免费服务时候,实际这就是一个出卖隐私的过程;而出卖隐私的方式越来越高级,越来越隐蔽,甚至用新名词“大数据”来遮盖出卖隐私的本质。

说个亲身的故事,有一次我用gmail邮箱和朋友探讨并购重组问题,专门提到了反向收购这一资本市场的手段;结果很惊讶的发现我gmail邮件中出现了一个专门帮中国公司去美国Nasdaq进行买壳反向收购的广告。由于的确是我当时需要的信息,所以虽然略微有一些不快,我还是给那家公司发了一封咨询邮件。

我很快就明白了,google虽然不会有一个人专门扫描你的邮件,但是有强大的搜索机器人在后台扫描你的邮件,并进行语义分析,匹配出你可能需要看的广告。Facebook也一样,人的社交行为被分析后,比纯粹在谷歌上输一个关键字得出的结果有更精准的匹配。这就是为什么Facebook上市前能得到如此之追捧的原因。

Instagram的做法一点都不奇怪。图片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更多的带宽,更高的维护成本;因此提供免费图片服务的公司未来肯定要想办法从图片中赚钱。而赚钱的方式一定是基于海量图片的数据挖掘和精准分析。比如通过图片可以更好的发掘流行趋势。比如米兰时装周,完全可能通过用户的拍照发现哪种款式最受用户青睐;未来可能卖的更好。

在国内虽然去年仿造Instagram的创业项目也不少,比如友图,推图等;但都基本不成功。这主要因为国内的智能手机渗透率,Wifi-渗透率还不够高,另外高额的流量费用也阻碍了用户使用图片分享的行为。但这个趋势不可阻挡;实际上所谓大数据业务是建立在云计算,云存储,移动互联网,图像识别等多个技术的成熟使用的基础上。只有海量数据才有分析的意义。而这个海量数据分析的过程,就是我们的个人隐私在被抽象化成为消费特征的过程。

国内的隐私保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无论腾讯还是360都被质疑过。一些互联网公司在非法的上传用户信息;甚至包括银行卡这样的敏感信息。对于普通小白用户,要意识到免费不是午餐。在国外一直以来用户和大平台就界定隐私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多轮的拉锯战和斗争,这使得互联网公司在使用用户数据时相对理智和克制。而国内互联网公司往往会没有底线;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企业会禁止用户用某些互联网公司产品的原因。对于一些高端用户,完全可以选择收费的服务,这样保证免受广告打扰,也减少隐私被泄密而造成的困扰。

文章来源:丁辰灵的博客

标签:用户隐私社交网络

我的评论:

请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