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CDC:感受不到用户的痛 是因为靠得不够近

 邮箱网  1条评论  5820次浏览  2013年03月21日 星期四 16:00

分享到: 更多
【中国邮箱网 电子邮件频道】3月21日消息,最近正在和thoughtworks的同事一起用业余时间为聋人做一款公益APP。我最初的构思是利用语音识别和合成技术,把普通人说的话识别成文字给聋人看、把聋人打的字合成为语音播放出来。
 
这两个功能初看起来还挺靠谱的,听起来也挺酷的。但其实这两个功能点还存在挺大的风险,因为我们对聋人这个群体真实的生活并不了解。聋人是否有这两个需求、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真的能解决他们的问题,都还存疑。在真正动手、投入开发和设计资源之前,我们最好还是先去尝试验证一下这两个假设:有没有需求、好不好用。
 
想要接触到聋人这个群体非常困难,所以我们先尝试用我们团队自己的在线表单调查工具金数据做了份问卷,发到百度贴吧聋哑人吧,请聋人朋友们帮忙确认下生活中是否觉得无法和普通人沟通是个大问题,同时用开放性的问题询问他们现在是用的什么方式来沟通。

调查后,我们发现聋人现在从普通人说话中获取信息的最佳方式是“读唇”(要学习、正确率不高),表达信息得最佳方式是在手机上打字给别人看(慢、字小)或打手语(自己要学,对方也得学)。这些信息告诉我们,沟通需求有,现有解决方案不够好,有机会。
 
接下来我们也想预判一下我们YY出来的解决方案是否好用。但是我们一行代码都还没写,一张设计草图都还没画,一位可以请到办公室的聋人都不认识。但是,聊胜于无,我们决定用一切最凑活的方法来尝试模拟未来聋人使用我们产品的情形。
 
我们找了两个app,一个叫“语音合成助手”,模拟语音合成,一个叫“讯飞语点”,模拟语音识别;我们又给自己戴上口罩和HiFi耳机、音乐开到最大,假扮成聋人,用这两个app模拟与普通人沟通的场景:“询问对方过年拿了多少压岁钱”。
 
一番测试下来,发现用“识别+合成”的方式还是存在很多超出我们预期得问题,比如:
 
1、打字很慢,打完字点“合成语音”后,生成语音还要等待很长时间,让聋人非常焦虑。
 
2、聋人听不到合成的语音已经播放完了,不知道该请对方说话了。
 
3、语音识别正确率难保障,可能会识别有误,普通人会想要重说一遍更正错误。
 
两次和真实用户的接触,我们的方式其实都不是特别完美。但是收集到这些信息,已经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树立信心,明确功能的价值和优先级,以及在界面设计中应该解决的问题。这在“设计师不是用户本人”的尤其重要。
 
有价值的产品在未来毕竟是要人去真真正正的去用的,其中很多细腻的体验是无法通过线框图+YY来估算的。所以用户体验设计师必须用尽量贴近现实的方法去模拟未来,调动每一种感官和情绪,去体验产品使用中的各种体验,这才叫“体验”,这才能说是在设计“体验”。Frog的Collective Action Toolkit中甚至介绍过用“话剧”的方式去向组员传达“待解决的用户痛点”,这种对体验仿真度完败一段文字。
 
我们还在努力用设计和开发的力量解决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也欢迎大家能帮忙把这条消息转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聋人朋友能够参与到我们的公益APP项目中来,试用我们正在开发中的Alpha版本。
 
如果您身边有聋人朋友,或者对我们的项目有任何设计建议、提高语音识别合成效率得开发建议,可以在微博上@雪鸮_朱晨,或者在微信中搜索xuexiao_me和我取得联系。如果有愿意参与我们初期测试的聋人朋友,可以填写一下报名表,我们会在Alpha版本完成后发送给你。

后记:本文作者thoughtworks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朱晨,曾就职于腾讯CDC。文中谈及如何在投入过多人力资源之前,切身体验用户在真实生活中的痛苦,验证对功能价值和设计优劣的主观猜想。(编辑:王慧)

文章来源:雷锋网


标签:腾讯App

我的评论:

请  后发表评论。
桓子野

回复 桓子野  2013年03月21日 星期四 17:05

注重创新,注重人文关怀,这才是腾讯的未来...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