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又来中国,这次是见梁文锋

 邮箱网  0条评论  96次浏览  昨天 12:00

分享到: 更多

英伟达未否认黄仁勋会见梁文锋。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闫俊文

编辑|张晓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央视新闻报道,应中国贸促会邀请,4月17日,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抵达北京。时隔三个月后,黄仁勋再次到访中国,行程备受关注。

据外媒报道,在北京期间,黄仁勋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会面,《中国企业家》向英伟达方面求证,他们回应说“不透露老板行程”,但并未直接否认这一消息。

中国市场对英伟达十分重要,2025年,在英伟达的总营收中,中国区占比13%。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大公司是英伟达的重要客户,同时,英伟达也与理想汽车、长城汽车、极氪、小米、比亚迪等车企在智能驾驶系统,以及汽车芯片方面有合作。

而受近期美国政府对芯片对华出口管制的影响,深圳华强北多家芯片档口已暂停了热门芯片的报价。

黄仁勋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为推动美中经贸合作发挥积极作用。黄仁勋回应了美国政府对英伟达对华出口的H20芯片,实施无限期出口管制一事。他说,美国政府加强芯片出口管制已对英伟达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的企业,我们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相互成就。我们将继续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黄仁勋说。

时隔3个月,黄仁勋再访北京,已不同于1月时“春风得意马蹄疾”,英伟达股价在1月初曾达历史高点153.13美元,截至4月18日发稿,英伟达股价为101.49美元,跌幅约为33.7%。

身处更敏感的行业,受到更严苛的政策限制,对于奉行“粗糙的公平”生意哲学的黄仁勋而言,如何做好中国市场的生意,考验着他的智慧。


难舍中国市场 

4月15日,英伟达披露,因H20出口管制,英伟达本季度计入约55亿美元的费用,随后,该公司股票在盘后交易中下跌超过6%。

H20是英伟达为应对美国政策监管而开发的中国特供版芯片,该芯片性能被大幅度“阉割”,但是中国科技公司为数不多能获得的英伟达GPU之一。


对英伟达而言,除了当季的损失,更长远的影响在整年。英伟达财报显示,2025财年,英伟达营收1305亿美元,其中,中国区营收171.08亿美元,占比13%。中国科技大公司是英伟达的重要客户,尤其是像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科技巨头公司。

3月下旬,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会上曾说,2024年第四季度的资本支出增加得非常显著,因为我们在这一季度购买了更多GPU以满足推理需求。“我们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并预计资本支出将占收入的低两位数百分比。”

不仅仅是大公司在观望政策的变动,华强北的芯片商也在观望。

“1个月前,我决定不做显卡的生意了,成交率太低,变化太快。”一位华强北的芯片从业者告诉《中国企业家》。一些档口老板只报价,不成交,导致市场信号混乱,利润空间极低。

根据财联社报道,目前华强北多家档口针对CPU、显卡等热门芯片的报价已经暂停,且多家档口关门歇业,但一位当地人士说,关门倒是没有,只是暂停报价。

这个消息也可以从硬件厂商得到证实。一位上海的GPU服务器业从业者告诉《中国企业家》:“目前,4090这类相对现货货源会多一些,需要等大概2周,H20这种会更久点,周期要个把月,并且硬件价格报价周期都是7天有效。”

根据黄仁勋在2024CES上披露,英伟达与理想汽车、长城汽车、极氪、小米4家企业达成合作,为其提供基于NVIDIA DRIVE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此外,比亚迪也是英伟达Thor芯片的合作车企。

根据英伟达财报,在汽车和机器人领域,英伟达2024年第四季度汽车业务营收为5.7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27%,较上年同期增长103%,全年营收增长55%至17亿美元。

但中国本地汽车供应链正在快速崛起和成熟,尤其是汽车芯片领域,一位车企智驾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家》,国产替代让车企有了更多选择,并且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汽车智能化发展报告(2024)智驾篇》,高阶智驾已经迈过“尝鲜期”,高速NOA、城市NOA等功能,正向10万~2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普及,预计到2025年年底乘用车NOA渗透率将达到20%。


更快的行动 

与黄仁勋类似,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盯上了智驾,但马斯克行动更快,他通过投资、本地生产等方式,快速行动,以求占领市场。

具体而言,马斯克直接通过FSD入华,向用户推送“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使车辆能在城市道路直行、左右转、掉头、自动变道等。

而想要升级FSD功能,特斯拉官方提供了条件,第一,2023年10月后搭载了特斯拉4.0芯片硬件的车辆,第二,花6.4万元购买FSD软件包。

英伟达与特斯拉在中国都有庞大的团队。


今年1月,黄仁勋参加北京公司年会时说,很多人不了解,英伟达在中国已经深耕25年了,在北京、上海、深圳拥有近4000名员工。中国员工流失率是英伟达在全球最低的,每年离职率仅0.9%。

特斯拉在上海建有超级工厂,员工数高峰为2万人,该工厂年产量已达95万辆,让特斯拉电动车2024年在中国内地销量创下超过65万辆的历史新高。

2023年5月,马斯克到访中国时赞扬中国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愿继续深化互利合作。

此外,2023年4月,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到2023年底,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开工,并在一年之后投产。

可以说,中国工厂既解决了特斯拉的产能问题,又带动了本地广泛的就业。

2022年底,黄仁勋开启了一场亚洲之旅,先后到访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并宣布在越南建厂,开设AI研发中心,此后的2024年,黄仁勋在英伟达日本峰会上宣布,将与软银合作在日本建AI基础设施,包括日本最大的AI工厂。

黄仁勋和马斯克在中国都有数量庞大的粉丝,讲述两人传记的书都成了畅销书,《英伟达之道: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与《埃隆·马斯克传》都深受中国读者好评。但相较于黄仁勋,马斯克的粉丝更广泛,这是因为他不仅仅制造电动车,还是SpaceX的创建者,其龙飞船与星舰为大众所熟知。

《英伟达之道: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描述这样一个故事:黄仁勋习惯在每个新项目开始时指定一个领导者,成为“机长”,“机长”直接向黄仁勋汇报,同时,“机长”可以获得整个公司的优先支持。

看起来,在中国市场这个项目上,黄仁勋可能要亲自扮演“机长”的角色了。

 

。END。

值班编辑:王怡洁  审校:张格格  制作:姜辰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闫俊文

标签:黄仁勋梁文锋

我的评论:

请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