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箱网 电子邮件频道】4月26日消息,随着央视3.15事件发酵,苹果与中国关系的未来也成为美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近日李开复接受了美国彭博电视台(Bloomberg TV)采访时,就中国的移动通讯市场、创新、审查等话题做了些解读,颇有意思,编辑整理了一些采访中的精要观点:
♥苹果中国公司最需要的是一个总裁,需要翻番扩张零售店。
♥ 苹果与中国移动迟迟难以达成正式合作协议,需要中国公司的更多灵活度,中国公司总裁的设置也是关键因素。
♥ 廉价手机对苹果中国市场意义不大,更看好高端市场。
♥ 美国普遍认为的“中国科技公司不过是些模仿者”,这样的评价对中国公司不公平。
♥ “审查制度更多有关言论自由,而它和创新的短中期关系不是那么紧密。”
♥ 我认为,人们必须要承认社交媒体在中国是个历史性的发展,也可以预见,社交媒体会为中国做更多好事。
♥ 谷歌离开中国对谷歌带来的商业损害,很遗憾,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已无可更改。
看了还不过瘾?以下为钛媒体整理的相关观点更详细阐述(经翻译):
一、 苹果中国需要总裁,需要扩张零售店
主持人:苹果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里将它在华的零售店扩大一倍。不过同时,它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却在下滑。IDC的调查显示,三星在华市场份额去年跃居首位,销售额也翻了三倍,而苹果却以7.9%的市场份额落在第六位。
今天在现场的是创新工场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开复最早在苹果公司工作,后来加盟微软研究院,之后成为谷歌中国的创始总裁。开复,感谢你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我首先想问一下有关苹果的问题,因为它在中国遭遇到了风险。它面临的风险有多大?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李开复:谢谢!我认为苹果公司在中国是个特别杰出的品牌。如果它能把执行层面做好,我对它的未来是看好的。在中国,苹果的品牌效应非凡,需求量很大,它是优质的礼品,从孩子到成年人都喜欢拥有苹果产品,愿意花更多的前购买苹果产品。
不过同时,苹果在中国规模如此之大,它需要一个中国区负责人,作为的对外窗口与政府打交道、化解公关危机。苹果中国是跨国企业中少有没有中国总裁的子公司,因此很难与中国大众和政府直接沟通、化解渡过315一类的危机,而这类危机对于在华的跨国公司是比较常见的。
有关苹果在中国扩展零售店,这是我乐于见到的,但说实在几年前它就应该把零售店翻倍了。这些都是执行层面的问题。所以我说如果苹果能做好执行,对苹果产品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二、苹果与中国移动迟迟难以达成正式合作协议,需要中国公司的更多灵活度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库克本人已经多次去中国。他日程表上重要性很高的一项就是与中国移动达成正式协议。你觉得为什么这个过程需要那么长时间?你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中国区负责人?
李开复:我认为这之间有一定关系。我觉得真正的核心原因是中国移动和苹果这两大巨头都不习惯让步。我觉得中国移动不太可能作出让步,所以苹果就需要有更为灵活的政策,这一灵活性我们已经在近日苹果就保修事宜前所未有的道歉中见识了。这表明苹果公司是愿意有灵活度的。不过,如果它有一位在政府层面关系良好的中国区负责人,我认为,这会加速推进进程。
三、廉价手机对苹果中国市场意义不大,更看好高端市场
主持人:廉价手机对苹果公司在规避风险上能有多大帮助?廉价手机会在多大程度上能让苹果在手头较紧的消费者中有更大吸引力?这对于你的创新工场孵化的一些项目,你怎么看苹果廉价手机和它的市场份额?
李开复:我其实不相信推出更为廉价的苹果手机在中国会特别重要,原因很简单:在中国买一个手机跟在美国不同,用户不会被强迫捆绑套餐和手机,他们支付的其实就是手机的零售价。我们听说廉价的苹果手机,价格也接近300美元,而便宜的安卓手机大约100到150美元就可以买到,所以对于真正手头拮据的购买者,苹果手机在价格上还是没有竞争力。我认为,苹果会继续保持它的高端品牌形象。所以我其实更看好高端市场。推出低端的苹果手机可能会有一些帮助,当这并不是灵丹妙药。
有关创新工场和我们投资的企业,创新工场是风险投资公司,为移动市场的应用开发提供早期孵化,我们投资的企业有做安卓应用的,也有做苹果手机应用的。我们发现,安卓的出货量增长非常快,超过了苹果手机。不过,苹果手机上的应用更赚钱,因为苹果用户在使用应用时的付费习惯更好。所以,很自然,我们投资的很多应用都注重同时能在安卓和苹果手机上使用。
四、“这样的批评(中国科技公司不过是一些模仿者)不公平”
主持人:在创新工场,你们一直致力于投资中国最好的创新项目。你曾经说过,中国不太有可能创新出下一个类似苹果手机这样的产品。你如何看待中国和美国的创新?在美国,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的科技公司不过是一些模仿者。
李开复:我认为这样的批评从一定程度上是不公平的。确实很多中国科技公司创立之初是通过照搬美国的创意 -- 全世界很多公司都这么做。不过,如果我们列举真正创新的美国公司 -- 那些颠覆型企业,象我们说的苹果、谷歌,这个级别的公司在硅谷之外其实是很少的。
我认为中国很难诞生苹果、谷歌这样的企业,但我确实觉得,大部分的创新公司并非颠覆式创新。在中国产生非颠覆式创新公司是完全可能的,比方说一个微软、一个小Facebook或者Instagram。我把这些公司另外归类为很强的“迭代执行型”创新公司,它们能摸清用户需求、开发最初产品、能基于用户反馈快速迭代、快速执行。
所以,那些表现极佳的公司 -- 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也包括规模较小的,象我们投资的啪啪、豌豆荚 - 它们成长迅速,快速获得很多用户。他们都属于“精益创业型”公司,属于另外一种类型的公司。它们能快速起步、快速执行、复制。我坚信这种具有整合能力、复制能力的创新在中国很兴盛,而且会继续成功。
这些公司有时确实从美国、中国获得灵感,但是他们也加入自己的创意,揉合在一起。也许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腾讯的微信,经过两年的运行现在已经有了4亿用户。你去分析它可以发现,它不是苹果、谷歌那种突破型企业,而是整合了中美很多的点子,有一定的创新,但执行神速,并利用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这就是为什么这类复制型创新很强的原因。它们在中国、美国都会继续出现。
五、不要把言论审查制度与科技创新扯到一块
主持人:开复曾经领导了谷歌中国。近日,他被评为《时代》杂志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开复,我想再多谈一点创新和审查制度。你在新浪微博有三千万粉丝,但是你的帐号不久前曾经被封。推特、脸书在中国仍然是被屏蔽的。如果目前的审查制度继续存在,真正的创新能在中国出现吗?
李开复:我认为审查制度更多有关言论自由,而它和创新的短中期关系不是那么紧密。聪明的公司可以制造出用户需要的产品,而现有的移动连接市场中,存在着那么多的用户需求。在创新工场,我们非常专注于利用中国独一无二的特点,那就是:中国的移动市场将会比美国大两至三倍,可人力成本 -- 工程师雇佣成本却只有四分之一。
我们拥有的机遇就可想而知了:企业家可以想出一个创意,用四分之一的成本把它制造出来,同时拥有一个两三倍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在创新上,各方面生机勃勃。
至于谈到用户不能看推特、脸书,还有来自硅谷的最新、最好的创新,情况会怎样,我觉得这可能对创新会有长远影响,因为它意味着用户没有一个平台可以沟通,他们也无法用到全球最先进的科技。我认为,长期来说,这会是一个潜在的问题。但同时,中国以四分之一的成本、两三倍大的可用市场,它的创新和创业环境确实非常活跃。
六、“中国的新闻环境已经从差不多完全受限制到现在大幅度开放 -- 尺度比任何时候都更大。”
主持人:你对新一代中国领导人 -- 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 -- 看法如何?他们对审查制度是什么态度?你感觉他们更开明吗?
李开复:有关审查制度,与其把中国的情况跟美国相比,不如把中国的现状与三到五年前的情况相比。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传统媒体受到的限制比现在大很多。
所以,中国的新闻环境已经从差不多完全受限制到现在大幅度开放 -- 尺度比任何时候都更大。从程度级别来说,成百倍地更为开放。今天,中国的网民正在利用这个相对的开放程度,发表有史以来最多元化的意见。我认为,人们必须要承认社交媒体在中国是个历史性的发展,也可以预见,社交媒体会为中国做更多好事。
有关新一届领导人,我们听到了很多正面的信号,有关他们愿意聆听批评意见、有关反腐、有关法治等方面。我认为所有的说法都让我们乐观,我希望很快能看到与表达一致的行动。
七、“即使目前Facebook被允许进入中国,也已经太晚了”
主持人:你觉得象Facebook这样的网站,在中国被解除屏蔽的可能性有多大?或者它们在中国是否有某种成功的可能?我与一些专家谈过,有些人说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
李开复:“永远”是个太长的时间。不过,在互联网的计时单位里,奢望Facebook很快在中国就能被访问,这种推断是不现实的。这意味着Facebook在中国的机会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另外,因为即使Facebook现在能够马上进入中国,中国本土已经有非常强大的同类产品,事实上这些产品不是完全相同,不是完全的山寨,但是占据了相同的市场、已经控制了社交网络中关键的社交链。所以我认为,脸书的问题是,它错过了机会窗口,也许早先它有机会通过某种形式的合资或技术合作,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但现阶段来看,即使它被允许进入中国,也已经太晚了。
主持人:有趣的是,Instagram在中国并没有被屏蔽。Instagram现在属于脸书。你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漏洞,可以让脸书在中国扮演更大角色?
李开复:我觉得这很难,因为让照片的审查比文字更难。我们全家都喜欢使用Instagram,我只能希望我们能多用它几天。
八、谷歌中国退出的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已无可更改
主持人:我曾经在中国报道(谷歌退出中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我想请教,你觉得谷歌是否有可能把搜索重新带回中国?
李开复:我在谷歌退出中国前几个月就离开了公司。我一直非常钦佩谷歌能够始终遵循它的价值观,但我真心希望它当时留下来。从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程度我们可以看见,科技可以突破现状、促成变革、创建正面效应。谷歌选择了不参与其中。我觉得越往后,要回来就越困难,因为它的市场份额已经降到只有3至4个百分点,而且它的政府关系也不存在了。我无法预测它能够轻易回来。
主持人:所以长远来看,如果谷歌不把搜索带回中国,你觉得,这对它的商业有多大损害,因为中国人口占全球很大份额?
李开复:我认为,谷歌几年前退出中国的时候,所有分析师、股东已经知道谷歌不能把中国算入它的有效市场了,所以任何负面的影响都已经计入到股价、市值和用户期望值中。这很遗憾,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已无可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