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实现盈利的N种方式,哪种更靠谱?

 邮箱网  0条评论  3699次浏览  2015年01月25日 星期日 19:01

分享到: 更多
中国邮箱网讯 1月25日消息,基于Wi-Fi技术搭建WLAN网络,技术门槛不高,网络结构也不复杂,使用认证平台对通过Wi-Fi接入的设备进行管理,再接入到公用网络,用户就能上网了。为客户免费提供上网的环境和体验,是越来越多的咖啡馆、酒店和餐馆提供的基本服务,登录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广告。纯免费上网的模式虽然用户欢迎,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怎么利用WLAN来挣钱。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利用WLAN开展运营的花样非常多,其中不乏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探索。下面举几个典型模式的案例。

中国移动的前向收费模式

前向收费模式是通信行业惯常采取的模式,谁使用谁付账,天经地义。但是对于WLAN来说,即使是前向收费基础最好的中国移动,做起来也不那么简单。

这一模式的技术实现方式,是由认证中心提供信息并进行计费,所以,用户登录认证平台的时候,就能及时获取计费、余额等信息。缴费的问题,既可以利用中国移动既有收费渠道解决,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渠道购买上网卡等方式实现。

然而这一运营模式也存在诸多困难。如果认证平台是全国集中统一的,就需要有超大的容量;如果是多个认证平台,就要实现多认证平台的联网。无论采取哪种方案,技术难度都超高。而资费标准也很难定:定高了没人用;定低了入不敷出,还可能会对流量单价造成冲击。

随着4G的快速成熟与发展,曾经辉煌一时的WLAN业务逐渐淡出了视线。

欧洲地区的前向收费联盟模式

笔者在欧洲旅行的时候,体验过WLAN联盟的业务。这种模式是由某一家独立的WLAN运营商提供认证平台,把提供Wi-Fi接入的店铺整合在一起,按照时长向用户收费。

用户通过网上支付,向联盟购买上网时长。由于认证中心是集中统一的,所以在各加盟店铺上网的时长可以累计。各加盟店铺根据客户使用情况,定期与联盟结算,获得收益。

如是,联盟提供了认证、计费、收费等共享能力;而每一个加盟店铺只需提供接入服务,而不必在运营方面再增加成本;一个账号可以在多地使用,用户也是受益者。

基于广告等业务的后向收费模式

对用户入口进行管理与控制,是很多互联网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所以才有那么多企业打破了头都要去做智能路由器。因此,通过建设WLAN网络来控制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是非常不错的点子。

部分虚拟运营商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积极尝试。然而实践之后发现:一方面WLAN网络的建设成本比预想得要高,运营难度也更大;另一方面入口价值显性化的过程,也困难重重,就连最基本的广告业务都不如设想得那么容易开展,更不要说别的更加复杂的后向收费业务了。

向前向客户免费的转售补贴模式

企业从运营商或者第三方那里购买WLAN业务,然后赠送给自己的客户,既可以满足客户上网的需求,还可以避免建设和运营成本的投入。

最近阿里通信推出新产品“淘Wi-Fi”,就是这种模式。阿里通信用一个app来实现用户的自动认证,当用户用淘宝账户登录后,即可免费使用全国数百万个Wi-Fi热点。

阿里通信从各家热点提供者手中购买的WLAN业务或流量,又不向用户收费,做“淘Wi-Fi”的业务成本并不低。但能在提升客户感知的同时,收集获取用户上网的行为信息,相当于建了一个入口,对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土豪来说,这笔钱花得值。


WLAN并不是电信级的业务,因此在质量和能力方面达不到电信级的要求;而用户体验Wi-Fi接入,往往是作为固网数据通信的延伸和补充,通过一个家用路由器就能实现的。因此,用户对WLAN业务的期望值,往往是固网的稳定性、低资费和手机随时随地上网的叠加,看似用户需求很旺盛,机会很多,但是真做起运营来,问题比预期的更多、更难。

围绕WLAN的前车之鉴,希望后人在前赴后继试图创新之前,先看看先辈们流的血,好好盘算下:我们能做好这件事的理由,真的靠谱么?




文章来源:钛媒体(宁宇)

标签:WIFIWLAN

我的评论:

请  后发表评论。